位於增城市石灘鎮南部碧江村的健娛村,這個處在增江大河及其支流半包圍之中的美麗村莊,因居住著曾感染過麻風病的村民,被外界稱為“麻風村”。健娛醫院便是當地用來收治隔離麻風病人的醫院,由於以前沒有治療麻風病人的特效藥,麻風病傳染性高,畸殘嚴重,以致談“麻”色變,麻風病人至今仍受到嚴重歧視。
  在遠離都市的村莊裡,健娛醫院護士羅潔雲扎根麻風村14年,用愛守護著這裡的病人們,完美詮釋了“白衣天使”的形象。
  女承父業 走進麻風村
  增城健娛醫院靠近增江河畔,孤立於江河與田野之中。1999年,羅潔雲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增城衛校護理專業畢業,一腳踏進了健娛醫院的大門,成為一名照顧麻風病人的護士。這多多少少讓人感到意外,這裡遠離城市的繁華,沒有優厚的待遇,也沒有大醫院的優越感和成就感,有的只是堅守、奉獻和關愛。
  一個女孩子怎麼會選擇來麻風村工作?幾番交談,健娛醫院辦公室主任趙志明道出了答案:“羅潔雲的爸爸以前也是在這裡為麻風病人看病的,她當時耳濡目染想著繼承父親的事業,繼續為這裡的村民服務。”
  麻風病對於人的肢体留下了毀滅性的傷害,他們要麼是肢体畸形,要麼是肢体殘缺,但凡常人看了都會感到恐怖和心酸。在羅潔雲的記憶里,那時醫院里的病人大都是解放初期收治於此的村民,文化水平不高,當時的物質條件也比較落後,每天要面對的幾乎都是手腳糜爛殘疾、眼歪嘴斜的麻風病人,既要給他們消毒、打針、換藥,有時還要給那些喪失了生活信心或因事而鬧糾紛的病人做思想工作。
  老一代麻防醫護人員精心為病人治療的一幕幕,讓羅潔雲年輕的心經受著一次次洗禮。“當醫生、護士,就是救死扶傷、千方百計解除病人的痛苦。”羅潔雲開始漸漸走近這群特殊的病人。
  “人一輩子,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。”羅潔雲這樣鼓勵自己。
  在羅潔雲的工作准則里,做一名優秀白衣天使,僅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遠遠不夠的,護理工作應該是愛心與科學的完美結合。她抓緊一切機會學習,通過參加自學考試來提高自己的素質。終於,羅潔雲通過了中山大學護理專科所有課程,取得了大專文憑,把自己的護理工作水平提升了一個臺階。
  用心做好“貼心人”
  談“麻”色變,麻風病人受到歧視的例子屢見不鮮,羅潔雲和她的同事們經常要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。有人大倒苦水:“很多人聽說麻風村,就離你遠點,甚至有人來健娛村,連鞋子都不要就走了。”
  羅潔雲也曾遭受過親朋的規勸,希望她放棄在健娛醫院的工作。之前,她的一位很要好的同學聽說她在健娛醫院工作之後,就再也沒有往來了。
  剛開始,年輕氣盛的羅潔雲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委屈,多次想過離開“麻風村”,到鎮級的醫院去工作,甚至還出現過轉行的念頭。
  然而,委屈終歸委屈,在什麼地方工作也都是做護士,而且在這裡的感情已經生根發芽。面對著這樣一個個飽受麻風病折磨而終身殘疾的老人,一張張歷盡滄桑而又期待新生的面孔,望著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神,羅潔雲頗多感觸:“這些病人最大的痛苦,就是來自社會的歧視。將心比心,如果是我,怎麼辦?他們的痛,就是我們的痛。”最終,她決定留下來。
  這一留,就是14個春秋。“自己怎樣認為就怎樣做,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事。”14年間,羅潔雲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地在護士的崗位上默默奉獻,成為了麻風村村民的“貼心棉襖”。
  2009年初,在麻風村健娛醫院做了10年臨工護士的羅潔雲,終於成為了石灘鎮衛生系統的正式員工。這本來就是個變換工作地點的好機會,但是羅潔雲還是留了下來。醫院有關負責人透露:“當時招聘,她可以選擇去鎮級醫院,她沒去,還是留了下來。”
  14年5000多個日日夜夜,羅潔雲正是用非凡的勇氣和獻身精神,盡心儘力守護著曾被病魔戕害的特殊人群,為“護士”這個聖潔的職業做著精彩的註腳。
  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
  實習生 陳浩興
  通訊員 吳琨 朱卓東  (原標題:白衣天使羅潔雲 因為愛 14年堅守麻風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pbyfoghrspip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